欢迎来到云好人!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沂水 [切换]

      【沂水好人】心系群众—张正保

      2023-07-06 14:24:09发布,长期有效,185浏览
    • 收藏
    • 置顶  |
    • 举报  |
    • 区域:沂水
      • Q Q:867735559QQ在线交谈
      • 联系人:王苏杰
      • 电话:188****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云好人提醒您: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记录好人好事,歌颂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好人一生平安!本站旗下有《中国好人网》以及各县市《好人网》请记住我们!
    • 信息详情

    发布日期:2019-09-30 信息来源:信息宣传中心

    张正保,男,1952年出生,原沂水县龙家圈街道柳泉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10月28日因肺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5岁。临危受命担重责,返乡任职扛大旗出任柳泉村党支部书记前,张正保一直外出大连收废品,年收入达30余万元。2013年春节回家时,恰逢村级班子调整。因该村人口众多,村情复杂,村级班子犹如一盘散沙,始终没有一个能为群众服务的领头人。看到张正保人品端正、为人热心、敢于担当,在召开党员座谈会时,大家一致推荐他当带头人。但张正保考虑到该村族派竞争激烈,又无村集体收入,而自己大连的生意收入稳定,加上自身年龄偏高、老伴也不太支持等,一时陷入两难境地。夜深人静时,他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入党时面对党旗、攥紧拳头宣誓的场景不时略过心间,骨子里为村里百姓做点实事的热血在涌动,他深刻意识到一个村有一个健全的班子,对开展村务工作、保障村民利益、解决群众诉求、落实惠民政策何其重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毅然放弃了红火的生意,说服家人回乡挑起了柳泉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解百姓之忧,共建富裕柳泉村里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抓起?思前想后,张正保走到田间地头,探访民情、体察民意,了解到硬化柳泉至大匡庄、东草沟村的道路是当时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该村集体经济没有一分积累,这让拥有一腔热情的张正保愁上心头。想到该村在外老乡和民营大户,他提议在发动在家群众捐款的同时,主动走出去寻求募捐。经村级会议讨论通过后,当即成立募捐活动领导小组,保证整个募捐活动公开透明、阳光运作。随后,张正保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上门磨着嘴皮子“化缘”,那段时间,他被村里人唤作了“讨饭书记”。许多在外的大户见张正保确实是个实实在在肯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都纷纷慷慨解囊。大连王家亮捐款5万元,东营李善亮捐款2万元,青岛王增宝、李善新各捐款1万元……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党员干部也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村共募集资金16万元。如今一条4米宽、3公里长的硬化公路穿村而过,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鞋子、裤腿糊满泥巴了。村集体经济薄弱是长久以来柳泉村面临的最大困境。因过去班子不健全,很多群众多年占着村里的承包地却不缴纳承包费,张正保考虑若能将这部分承包费收上来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将来可以投入到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但因涉及户数多、收取难度大,如果没有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事情容易半途而废。如何确保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不迁就任何人,张正保在心里细细地盘算过。在全面摸清土地情况后,张正保逐户开始分析研究,摸清各家底子。随后在召开的村级会议上详细地分析了收取承包费的利弊,并带头承诺将自己亲戚未缴纳的承包费缴纳到位,其他与会人员也纷纷表态拥护,涉及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个人的亲戚朋友由他们负责收取到位,个别剩余人员则由村干部、老党员分包到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积存多年的土地承包费全部征收到位。这一举措对柳泉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有部分利益受到影响的人在背后指手画脚,但从全村发展的全局出发,张正保始终问心无愧。

    身卧病榻心系民,公仆本色报春晖

    2016年3月,在村委召开村务会议的张正保突然咳嗽不止,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肺癌晚期。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后,他没有专心治病,反而一直牵挂着村里扶贫车间项目还没有最终定板,惦记着项目建设位置还没确定以及建成后的后续招商问题。他希望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能为村里百姓发挥最后一点余热。第一次手术后一出院,张正保便投入到村“两委”工作中,定位置、忙建设、招项目,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拖了村里脱贫工作的后腿、拖了街道脱贫的后腿。经过日夜奋战,投资30万元的柳泉扶贫车间全面完成建设并进行了招商,可为柳泉村贫困户每人年均增加收入162元。2017年5月,沂水县掀起了一股殡葬改革的风潮。柳泉村在张正保的带领下,积极建成占地10亩的养老山公益性公墓,建设墓穴420个。在住院化疗期间,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也不忘赶工作进度,通过电话遥控指挥调度,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建设到位。化疗结束一出院就往公墓建设现场跑,不实地看一眼他心里始终不踏实。公墓建成后,村里第一位逝者子女却坚决不让去世老人入住公墓,深知第一位逝者入住重要性的张正保连夜带领村“两委”到逝者家中,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帮他们算清经济账、环境账、资源账、土地账等,最终做通了逝者子女的思想工作。他始终坚信,节俭办事没有错,走节约土地的路子永远是对的。截至目前,该村去世的10余名老人全部入住公益性公墓。张正保深谙服务群众之道,在职期间让全村吃上了自来水,在村主街道路上安装了路灯、监控摄像头,硬化了村级文化广场、成立了文艺演出队,村情民风日益改善,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他用自己羸弱的身躯为村里的致富发展保驾护航。2017年10月28日,张正保因病情恶化离世。闻此消息,该村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参加他的追悼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张正保无私奉献精神最好的诠释。2018年5月,入选“敬业奉献类”临沂好人。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

    首发网址:http://yishui.yunhaoren.com/jiating/13699.html
    查看全部沂水好人新闻信息
    发布一条沂水好人新闻信息

    • 您可能感兴趣
    • 沂水新发布
    18861362223